• <code id="2drao"><nobr id="2drao"></nobr></code>

  • <code id="2drao"><nobr id="2drao"></nobr></code>
      1. 涼州:厚植生態底色 共建美好家園

         2022/11/18 08:13 來源: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房惠玲 通訊員 王璟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涼州區森林總面積達到了52.16萬畝(涼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房惠玲 通訊員 王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涼州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南護水源、中建綠洲、北治風沙”方針,持續開展國土綠化倍增行動,綠色總量不斷增加,綠化結構不斷優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可喜成效。

          沿著S308線來到涼州區南部山區,山坡上新栽植的山杏、云杉、樟子松等苗木錯落有致、生機盎然,絲毫看不出原來的荒山景象。如今,這里樹多了,山綠了,景美了。

          “宜林則林、宜草則草”,涼州區全力做好“向南部山區要綠”工作。在祁連山淺山區適宜造林區域,大力開展三北防護林、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項目;在草原退化區開展草原植被恢復、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項目。2022年,發動機關干部開展義務植樹,依托國家儲備林建設、草原植被恢復等項目,在謝河、G30西入口等區域完成造林1.11萬畝,在張義、古城、謝河等鎮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8.2萬畝。

          涼州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林業高級工程師王吉偉信心滿懷地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涼州區南部山區國家儲備林二期項目的準備工作,力爭把南部山區建設得更美!”

          走進涼州區武南鎮百塔村,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筆直的鄉間道路,村組干凈整潔、綠樹成蔭,舒適美麗的農村新居、精美的核心價值觀宣傳墻體彩繪、別具特色的小游園……“美村”和“富民”比翼齊飛,一幅“讓城里人更向往”的美麗鄉村生活畫卷生動展現。

          近年來,涼州區充分利用村莊廢棄地、閑空地、邊角地等,大力開展“一村萬樹”行動,提升“森林城市”創建質效,構建以城鎮綠化為中心、通道綠化為主線、村鎮綠化為重點的綠洲生態系統。2022年,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完成綠洲區綠化4500畝,其中打造“一村萬樹”示范村41個,完成鎮區綠化6個,通道綠化及提升改造110公里,完成城區綠化69.25萬平方米。

          “我們現在都習慣在自家門前閑置的空地上栽植桃樹、杏樹、山楂樹,讓村莊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老百姓感到非常的幸福。” 涼州區武南鎮百塔村村民趙永福感慨道。

          國土綠化,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工程。筑牢守好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涼州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神圣使命,也是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的主攻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涼州區共完成人工造林58.36萬畝,建成草原封育圍欄37.8萬畝,改良治理退化草原5.33萬畝,完成義務植樹5069萬株。全區森林總面積達到52.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09%;草原面積133.72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39.87%。

          涼州區林草局副局長趙象舉說:“通過這十年持續治理,我們南部山區,中部綠洲,還有北部沙區,林草植被覆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版權聲明

        為加強原創內容保護,日前,甘肅日報、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各子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各平臺已將其所有的版權統一授予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進行保護、維權及給第三方的授權許可。即日起,上述媒體采訪、拍攝、編輯、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圖片、攝影、視頻、音頻等原創作品,文創產品、文藝作品,以及H5、海報、AR、VR、手繪、沙畫、圖解等新媒體產品,任何機構、媒體及自媒體未經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許可,不得轉載、修改、摘編或以其他方式復制并傳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關內容,請致電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