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 id="2drao"><nobr id="2drao"></nobr></code>

  • <code id="2drao"><nobr id="2drao"></nobr></code>
      1. 卡塔爾世界杯周邊商品七成“義烏造”

         2022/11/21 20:38 來源:新華社 記者 岳冉冉 劉揚濤 夏亮

          新華社記者 岳冉冉 劉揚濤 夏亮

          入夜的多哈,流光溢彩。世界杯球迷廣場,人頭攢動。

          走進本屆世界杯較大的一家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濃郁的足球氛圍迎面撲來:巨大的比賽用球模型、吉祥物露出甜美微笑,顧客們紛紛拍照。

          貨架旁,球迷、游客、當地民眾正在認真挑選,各類商品琳瑯滿目:衣服、帽子、足球、包、圍巾、手環、水杯、徽章、掛擺件、吉祥物、文具……

          細看商品標簽,記者發現了不少“中國制造”。

          一位志愿者過來招呼我們,她叫余益蓮,中國人,就職于卡塔爾航空公司,世界杯期間,小余被公司選派到特許商品零售店擔任志愿者。

          余益蓮說,自己在協助點貨時,曾粗略做過統計,店里約七成商品都產自中國,像賣得最好的T恤衫、掛件、徽章等都有“中國制造”的標記。

          “看到這些來自祖國的商品受到世界各地球迷的喜愛,我感覺特別自豪。”小余說。

          時間倒回今年10月,記者曾到浙江義烏采訪,因為從那里出口卡塔爾的“中國造”商品,會在一個月后亮相。

          正所謂“世界杯周邊看義烏”。主營足球產品的吳曉明已經歷了六屆世界杯。他說,通常一款足球的生產過程需要近10道工序,從下料到剪裁印刷,再到由工人將球片縫紉成新球進行充氣檢驗,直至最終包裝出廠。自己的工廠有60多名工人,還有專門的生產機器,每天產能可達3000個,10萬個足球只需1個多月就能完成。

          “這次世界杯,我差不多賣了30萬個。”吳曉明笑意滿滿。

          除了特許商品,在義烏,一些營造氛圍的產品,如彩繪筆、球衣、手搖旗等,今年都非常暢銷。

          主營喇叭、加油棒的童桂娟說,從2021年11月接到第一個世界杯訂單開始,本屆世界杯已帶給她20%到40%的銷量增長。

          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從世界杯用球,到球迷喇叭;從各代表隊的球衣,到大力神杯擺件、32強旗幟……“義烏制造”已經占到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70%。

          50萬個足球、200萬套球衣……世界杯剛剛開幕,在多哈的消費者肯定還會買、買、買……

        版權聲明

        為加強原創內容保護,日前,甘肅日報、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各子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各平臺已將其所有的版權統一授予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進行保護、維權及給第三方的授權許可。即日起,上述媒體采訪、拍攝、編輯、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圖片、攝影、視頻、音頻等原創作品,文創產品、文藝作品,以及H5、海報、AR、VR、手繪、沙畫、圖解等新媒體產品,任何機構、媒體及自媒體未經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許可,不得轉載、修改、摘編或以其他方式復制并傳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關內容,請致電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

        相關新聞